為您的寶寶選擇最適合的嬰兒包巾 - 新手媽媽的最佳選擇!
挑選理想嬰兒包巾需要考慮多個方面。希望以下的建議能夠幫助新手媽媽們選擇到合適的嬰兒包巾,讓寶寶在舒適、安全的環境中茁壯成長。
1. 適合寶寶肌膚的材質
選擇嬰兒包巾時,要特別注意材質。選擇柔軟、親膚、吸濕性好的布料,例如棉、竹纖維等天然材質。這些材質能減少對寶寶嬌嫩肌膚的刺激,為寶寶提供舒適的使用體驗。
2. 安全無毒的染料
確保嬰兒包巾的染料無毒無害,選擇無甲醛、無重金屬等有機或低敏的染料。這樣可以防止寶寶在使用過程中吸入或吞嚥有毒物質,保障寶寶的健康。
3. 經久耐用的品質
優質的嬰兒包巾應具有耐磨、不起球、不褪色等特點,能夠經受長時間的使用和洗滌。這樣可以讓新手媽媽們更放心地使用,不必經常更換包巾。
4. 適合不同季節的厚度
根據不同季節和氣候選擇適合的嬰兒包巾。夏天選擇較薄的包巾,以保持透氣性;冬天則選擇較厚的包被,以確保保暖性。適當的厚度能讓寶寶在不同季節都保持舒適的睡眠環境。
5. 方便使用的設計
選擇具有方便使用的設計,例如磁扣或魔術貼等簡單易用的扣子。這樣可以讓新手媽媽們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更省力省心,特別是在換尿布或翻身時,能快速完成操作。
6. 多功能性
挑選具有多功能性的嬰兒包巾,例如可以作為襁褓、毯子、哺乳遮等使用。這樣不僅可以節省購買其他產品的成本,還能為新手媽媽們提供更多方便,讓照顧寶寶變得更簡單。
7. 美觀大方的款式和顏色
選擇美觀大方的款式和顏色,讓嬰兒包巾成為寶寶的時尚配件。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寶寶性別挑選合適的顏色和圖案,讓寶寶在舒適的同時,也顯得可愛時尚。
8. 易於清潔
選擇易於清潔的嬰兒包巾,以便新手媽媽們能夠輕鬆保持包巾的清潔衛生。選擇可機洗、快乾、不易沾染污漬的材質,有助於維護寶寶的健康和舒適。
9. 品牌口碑與售後服務
挑選具有良好品牌口碑和售後服務的嬰兒包巾,可以讓新手媽媽們購物更放心。在選擇時,可以查閱其他消費者的評價和建議,並了解品牌的售後政策,以確保購買到高品質且值得信賴的產品。
而酷咕鴨的懶人包巾就具備了以上特點,其相關產品的介紹如下:
- 一體式設計:懶人包巾採用一體式設計,方便新手媽媽輕鬆包裹寶寶,無需擔心包裹方式或繁複的步驟。
- 適合新生兒至6個月大的寶寶:這款包巾適用於新生兒至6個月大的寶寶,能夠提供適當的支撐和舒適感。
- 安全舒適的材質:懶人包巾使用安全舒適的材質,保證寶寶在使用過程中的舒適度和安全性。
- 適當的緊度:包巾可根據寶寶的身體狀況進行適當的緊度調整,以確保寶寶在包巾內保持舒適的姿勢。
超多款式可供選擇:
綜合以上所述,這款懶人包巾無疑是新手媽媽的理想選擇。其一體式設計、安全舒適的材質、適合新生兒至6個月大寶寶的尺寸以及可調緊度等特點,讓媽媽們能夠輕鬆照顧寶寶,並為寶寶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睡眠環境。
選擇酷咕鴨的懶人包巾,讓您與寶寶共享美好的成長時光。
如果想了解更多酷咕鴨的訊息,可以到官網上或是臉書諮詢他們的客服人員喔
KUKU81CDC155RG1 |
新生寶寶的懶人包巾的選擇至關重要,這不僅關係到寶寶睡眠的品質,還直接關係到寶寶的健康成長。 2023有機大麻布新生兒包巾推薦
因此,在選擇包巾時,建議選擇優質且柔軟的棉質材質,並且注意包巾的大小和寬度是否足夠,以確保寶寶完全被包裹,提供更好的安全感。 臺南有機竹寶寶包巾推薦
酷咕鴨是一個專注於嬰兒用品開發的品牌,懶人包巾採用高品質純棉材質,非常柔軟舒適,適合寶寶使用。 桃園長毛絨寶寶包巾推薦
此外,酷咕鴨的包巾採用經過嚴格消毒處理的棉質材料,徹底解決細菌和病毒對寶寶的傷害。同時,包巾大小和寬度設計合理,可完全包裹寶寶,讓寶寶感受到媽媽的懷抱般的溫暖和安全感。
總之,酷咕鴨懶人包巾是目前新手媽媽非常值得入手的一款高品質的產品,可以為寶寶提供舒適、安全、健康的睡眠環境,同時也能給新手父母帶來更多的放心和安心 2023純棉育兒包巾推薦
史鐵生:我的幼兒園 五歲,或者六歲,我上了幼兒園。有一天母親跟奶奶說:“這孩子還是得上幼兒園,要不將來上小學會不適應。”說罷她就跑出去打聽,看看哪個幼兒園還招生。用奶奶的話說,她從來就這樣,想起一出是一出。很快母親就打聽到了一所幼兒園,剛開辦不久,離家也近。母親跟奶奶說時,有句話讓我納悶兒:那是兩個老姑娘辦的。 母親帶我去報名時天色已晚,幼兒園的大門已閉。母親敲門時,我從門縫朝里望:一個安靜的院子,某一處屋檐下放著兩只嶄新的木馬。兩只木馬令我心花怒放。母親問我:“想不想來?”我堅定地點頭。開門的是個老太太,她把我們引進一間小屋,小屋里還有一個老太太正在做晚飯。小屋里除兩張床之外只放得下一張桌子和一個火爐。母親讓我管胖些并且戴眼鏡的那個叫孫老師,管另一個瘦些的叫蘇老師。 我很久都弄不懂,為什么單要把這兩個老太太叫老姑娘?我問母親:“奶奶為什么不是老姑娘?”母親說:“沒結過婚的女人才是老姑娘,奶奶結過婚。”可我心里并不接受這樣的解釋。結婚嘛,不過發幾塊糖給眾人吃吃,就能有什么特別的作用嗎?在我想來,女人年輕時都是姑娘,老了就都是老太太,怎么會有“老姑娘”這不倫不類的稱呼?我又問母親:“你給大伙買過糖了嗎?”母親說:“為什么?我為什么要給大伙買糖?”“那你結過婚嗎?”母親大笑,揪揪我的耳朵:“我沒結過婚就敢有你了嗎?”我越發糊涂了,怎么又扯上我了呢? 這幼兒園遠不如我的期待。四間北屋甚至還住著一戶人家,是房東。南屋空著。只東、西兩面是教室,教室里除去一塊黑板連桌椅也沒有,孩子們每天來時都要自帶小板凳。小板凳高高低低,二十幾個孩子也是高高低低,大的七歲,小的三歲。上課時大的喊小的哭,老師喝斥了這個哄那個,基本亂套。上課則永遠是講故事。“上回講到哪兒啦?”孩子們齊聲回答:“大-灰-狼-要-吃-小-山-羊-啦!”通常此刻必有人舉手,憋不住尿了,或者其實已經尿完。一個故事斷斷續續要講上好幾天。“上回講到哪兒啦?”“不-聽-話-的-小-山-羊-被-吃-掉-啦!” 下了課一窩蜂都去搶那兩只木馬,你推我搡,沒有誰能真正騎上去。大些的孩子于是發明出另一種游戲,“騎馬打仗”:一個背上一個,沖呀殺呀喊聲震天,人仰馬翻者為敗。兩個老太太--還是按我的理解叫她們吧--心驚膽戰滿院子里追著喊:“不興這樣,可不興這樣啊,看摔壞了!看把劉奶奶的花踩了!”劉奶奶,即房東,想不懂她怎么能容忍在自家院子里辦幼兒園。但“騎馬打仗”正是熱火朝天,這邊戰火方歇,那邊烽煙又起。這本來很好玩,可不知怎么一來,又有了懲罰戰俘的規則。落馬者僅被視為敗軍之將豈不太便宜了?所以還要被敲腦蹦兒,或者連人帶馬歸順敵方。這樣就又有了叛徒,以及對叛徒的更為嚴厲的懲罰。叛徒一旦被捉回,就由兩個人壓著,倒背雙手“游街示眾”,一路被人揪頭發、擰耳朵。天知道為什么這懲罰竟至比騎馬打仗本身更具誘惑了,到后來,無需騎馬打仗,直接就玩起這懲罰的游戲。可誰是被懲罰者呢?便涌現出一兩個頭領,由他們說了算,他們說誰是叛徒誰就是叛徒,誰是叛徒誰當然就要受到懲罰。于是,人性,在那時就已暴露:為了免遭懲罰,大家紛紛去效忠那一兩個頭領,阿諛,諂媚,惟比成年人來得直率。可是!可是這游戲要玩下去總是得有被懲罰者呀。可怕的日子終于到了。可怕的日子就像增長著的年齡一樣,必然來臨。 做叛徒要比做俘虜可怕多了。俘虜尚可表現忠勇,希望未來,叛徒則是徹底無望,忽然間大家都把你拋棄了。五歲或者六歲,我已經見到了人間這一種最無助的處境。這時你唯一的祈禱就是那兩個老太太快來吧,快來結束這荒唐的游戲吧。但你終會發現,這懲罰并不隨著她們的制止而結束,這懲罰擴散進所有的時間,擴散到所有孩子的臉上和心里。輕輕的然而是嚴酷的拒斥,像一種季風,細密無聲從白晝吹入夜夢,無從逃脫,無處訴告,且不知其由來,直到它忽然轉向,如同莫測的天氣,莫測的命運,忽然放開你,調頭去捉弄另一個孩子。 我不再想去幼兒園。我害怕早晨,盼望傍晚。我開始裝病,開始想盡辦法留在家里跟著奶奶,想出種種理由不去幼兒園。直到現在,我一看見那些哭喊著不要去幼兒園的孩子,心里就發抖,設想他們的幼兒園里也有那樣可怕的游戲,響晴白日也覺有鬼魅徘徊。 幼兒園實在沒給我留下什么美好印象。倒是那兩個老太太一直在我的記憶里,一個胖些,一個瘦些,都那么慈祥,都那么忙碌,慌張。她們怕哪個孩子摔了碰了,怕弄壞了房東劉奶奶的花,總是吊著一顆心。但除了這樣的怕,我總覺得,在她們心底,在不易覺察的慌張后面,還有另外的怕。另外的怕是什么呢?說不清,但一定更沉重。 長大以后我有時猜想她們的身世。她們可能是表姐妹,也可能只是自幼的好友。她們一定都受過良好的教育--她們都彈得一手好風琴,似可證明。我剛到那幼兒園的時候,就總聽她們向孩子們許愿:“咱們就要買一架風琴了,幼兒園很快就會有一架風琴了,慢慢兒地幼兒園還會添置很多玩具呢,小朋友們高不高興呀?”“高——興!”就在我離開那兒之前不久,風琴果然買回來了。兩個老太太視之如珍寶,把它輕輕抬進院門,把它上上下下擦得锃亮,把它安放在教室中最醒目的地方,孩子們圍在四周屏住呼吸,然后蘇老師和孫老師互相推讓,然后孩子們等不及了開始嘁嘁嚓嚓地亂說,然后孫老師在風琴前莊重地坐下,孩子們的包圍圈越收越緊,然后琴聲響了孩子們歡呼起來,蘇老師微笑著舉起一個手指:“噓——噓——”滿屋子里就又都靜下來,孩子們忍住驚嘆可是忍不住眼睛里的激動……那天不再講故事,光是聽蘇老師和孫老師輪流著彈琴,唱歌。那時我才發覺她們與一般的老太太確有不同,臉上的每一條皺紋里都涌現著天真。那琴聲我現在還能聽見。現在,每遇天真純潔的事物,那琴聲便似一縷縷飄來,在我眼前,在我心里,幻現出一片陽光,像那琴鍵一樣地跳動。 我想她們必是生長在一個很有文化的家庭。我想她們的父母一定溫文爾雅善解人意。她們就在那樣的琴聲中長大,雖偶有輕風細雨,但總歸晴天朗照。這樣的女人,年輕時不可能不對愛情抱著神圣的期待,甚至難免極端,不入時俗。她們竊竊描畫未來,相互說些臉紅心跳的話。所謂未來,主要是一個即將不知從哪兒向她們走來的男人。這個人已在書中顯露端倪,在裝禎精良的文學名著里面若隱若現。不會是言情小說中的公子哥。可能會是,比如說托爾斯泰筆下的人物。但絕不是渥倫斯奇或卡列寧一類。然而,對未來的描畫總不能清晰,不斷的描畫年復一年耗損著她們的青春。用“革命人民”的話說:她們真正是“小布爾喬亞”之極,在那風起云涌的年代里做著與世隔絕的小資產階級溫情夢。大概會是這樣。也許就是這樣。 假定是這樣吧,但是忽然!忽然間社會天翻地覆地變化了。那變化具體是怎樣侵擾到她們的生活的,很難想象,但估計也不會有什么過于特別的地方,像所有衰敗的中產階級家庭一樣,小姐們惟驚恐萬狀、睜大了眼睛發現必須要過另一種日子了。顛沛流離,投親靠友,節衣縮食,隨波逐流,像在失去了方向的大海上體會著沉浮與炎涼……然后,有一天時局似乎穩定了,不過未來明顯已不能再像以往那樣任性地描畫。以往的描畫如同一疊精心保存的舊鈔,雖已無用,但一時還舍不得扔掉,獨身主義大約就是在那時從無奈走向了堅定。 她們都還收藏著一點兒值錢的東西,但全部集中起來也并不很多,算來算去也算不出什么萬全之策,惟知未來的生活全系于此。就這樣,現實的嚴峻聯合起往日的浪漫,終于靈機一動:辦一所幼兒園吧。天真爛漫的孩子就是鼓舞,就是信心和歡樂。幼兒園嗎?對,幼兒園!與世無爭,安貧樂命,傾余生之全力澆灌并不屬于我們的未來,是嗎?兩個老姑娘仿佛終于找回了家園,云遮霧障半個多世紀,她們終于聽見了命運慷慨的應許。然后她們租了一處房子,簡單粉刷一下,買了兩塊黑板和一對木馬,其余的東西都等以后再說吧,當然是錢的問題……小學快畢業的時候,我回那幼兒園去看過一回。果然,轉椅、滑梯、攀登架都有了,教室里桌椅齊備,孩子也比以前多出幾倍。房東劉奶奶家已經遷走。一個年輕女老師在北屋的廊下彈著風琴,孩子們在院子里隨著琴聲排練節目。一間南屋改作廚房,孩子們可以在幼兒園用餐了。那個年輕女老師問我:“你找誰?”我說:“蘇老師和孫老師呢?”“她們呀?已經退休了。”我回家告訴母親,母親說哪是什么退休呀,是她們的出身和階級成分不適合教育工作。后來“文革”開始了,又聽說她們都被遣送回原籍。 “文革”進行到無可奈何之時,有一天我在街上碰見孫老師。她的頭發有些亂,直著眼睛走路,仍然匆忙、慌張。我叫了她一聲,她站住,茫然地看我。我說出我的名字,“您不記得我了?”她臉上死了一樣,好半天,忽然活過來:“啊,是你呀,哎呀哎呀,那回可真是把你給冤枉了呀。”我故作驚訝狀:“冤枉了?我?”其實我已經知道她指的是什么。“可事后你就不來了。蘇老師跟我說,這可真是把那孩子的心傷重了吧?” 那是我臨上小學前不久的事。在東屋教室門前,一群孩子往里沖,另一群孩子頂住門不讓進,并不為什么,只是一種游戲。我在要沖進來的一群中,使勁推門,忽然門縫把我的手指壓住了,疼極之下我用力一腳把門踹開,不料把一個女孩兒撞得仰面朝天。女孩兒鼻子流血,頭上起了個包,不停(www.lz13.cn)地哭。蘇老師過來哄她,同時罰我的站。我站在窗前看別的孩子們上課,心里委屈,就用蠟筆在糊了白紙的窗欞上亂畫,畫一個老太太,在旁邊注明一個“蘇”字。待蘇老師發現時,雪白有窗欞已布滿一個個老太太和一個個“蘇”。蘇老師顫抖著嘴唇,只說得出一句話:“那可是我和孫老師倆糊了好幾天的呀……”此后我就告別了幼兒園,理由是馬上就要上小學了,其實呢,我是不敢再見那窗欞。 孫老師并沒有太大變化,惟頭發白了些,往日的慈祥也都并入慌張。我問:“蘇老師呢,她好嗎?”孫老師抬眼看我的頭頂,揣測我的年齡,然后以對一個成年人的語氣輕聲對我說:“我們都結了婚,各人忙各人的家呢。”我以為以我的年齡不合適再問下去,但從此心里常想,那會是怎樣的男人和怎樣的家呢?譬如說,與她們早年的期待是否相符?與那陽光似的琴聲能否和諧? 史鐵生作品_史鐵生散文集 史鐵生:故鄉的胡同 史鐵生:奶奶的星星分頁:123
周國平:養成寫日記的習慣 ——《在日記中成長》序言 不論在什么場合,只要是面對著中學生,我最經常提的一個建議就是:養成寫日記的習慣。中學是人生的一個關鍵時期,許多好習慣和壞習慣都是在這個時期里養成的。有兩種好習慣,一旦養成了,就終身受益。我指的是閱讀的習慣和寫日記的習慣。這里我只說一說寫日記的好處。 第一,日記是歲月的保險柜。每個人都只擁有一次人生,而人生是由每天、每年、每個階段的活生生的經歷組成的。如果你熱愛人生,你就一定會無比珍惜自己的經歷,珍惜其中的歡樂和痛苦,心情和感受,因為它們是你真正擁有的東西。令人遺憾的是,這一切不可避免地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失去。為了留住它們,人們想出了種種辦法,例如用攝影和錄像保存生活中的若干場景。但是,我認為寫日記是更好的辦法,與圖像相比,文字的容量要大得多。通過寫日記,我們仿佛把逝去的一個個日子放進了保險柜,有一天打開這個保險柜,這些日子便會歷歷在目地重現在眼前。記憶是不可靠的,對于一個不寫日記的人來說,除了某些印象特別深刻的經歷外,多數往事會漸漸模糊,甚至永遠沉入遺忘的深淵。相反,如果有日記作為依憑,即使許多年前的細節,也比較容易在記憶中喚醒。在這個意義上,日記使人擁有了一個更豐富的人生。 第二,日記是靈魂的密室。人活在世上,不但要過外部生活,比如上學,和同學交往,而且要過內心生活。內心生活并不神秘,它實際上就是一個人自己與自己進行交談。你讀到了一本使你感動的書,你看到了一片使你陶醉的風景,你見到了一個使你心儀的人,你遇到了一件使你高興或傷心的事,在這些時候,你心中也許有一些不愿或者不能對別人說的感受,你就用筆對自己說。當你這樣做的時候,你是在寫日記,同時也就是在過內心生活了。有的人只習慣于與別人共處,和別人說話,自己對自己無話可說,一旦獨處就難受得要命,這樣的人終究是膚淺的。人必須學會傾聽自己的心聲,自己與自己交流,這樣才能逐漸形成一個較有深度的內心世界,而寫日記正是幫助我們達到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。 第三,日記是忠實的朋友。我們在人世間不能沒有朋友,真正的友誼使我們在困難時得到幫助,在痛苦時得到慰藉,在一切時候得到溫暖和鼓舞。不過,請不要忘記,在所有的朋友之外,每個人還可以擁有一個特殊的朋友,那就是日記。在某種意義上,它是你的最忠實的朋友。沒有人——包括你最親密的朋友——是你的專職朋友,惟有日記可以說是。別的朋友總有忙于自己的事情而不能關心你的時候,而日記卻隨時聽從你的召喚,永遠不會拒絕傾聽你的訴說。一個人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,他仍會有寂寞的時光,但不會無法忍受,因為有日記陪伴他。在隱私權受到法律保護的社會里,日記的忠實還表現在它不會背叛你,無論你對它說了什么,它都只是珍藏在心里,決不違背你的意愿向外張揚。 第四,日記是作家的搖籃。要成為一個夠格的作家,基本條件是有真情實感,并且善于用恰當的語言把真情實感表達出來。在這方面,寫日記是最好的訓練,因為日記是寫給自己看的,一個人總不會把空洞虛假的東西獻給自己。對于提高寫作能力來說,日記有作文不可代替的作用。作文所起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水平,如果教師水平低,指導失當,甚至會起壞作用。與寫作文不同,在寫日記時,你是自由的,可以只寫自己感興趣的東西,不用為你不感興趣的題目絞盡腦汁。你還可以只按照自己滿意的方式寫,不用考慮是否合乎某個老師的要求或某種固定的規范。按照自己滿意的方式寫自己感興趣的題材,這正是文學創作的主要特征,所以寫日記是比寫作文更接近于創作的。事實上,許多優秀作家的創作就是從寫日記開始的(www.lz13.cn),而且,如果他們想繼續優秀,就必須在創作中始終保持寫日記時的那種自由心態。 我說了這么多寫日記的好處,那么,是不是一個人只要隨便怎樣寫一點日記,就能得到這些好處呢?當然不是。依我看,要得到這些好處,必須遵守三個條件。一是堅持,尤其開始時每天都寫,來不及就第二天補寫,決不偷懶,決不姑息自己,這樣才能形成為習慣。二是認真,對觸動了自己的事情和心情要仔細寫,努力尋找確切的表達,決不馬虎,決不敷衍自己,這樣寫出的日記才具有我在上面列舉的這些價值。三是私密,基本上不給人看,這樣在寫日記時才能排除他人眼光的干擾,坦然面對自己,句句都寫真心話。 寫到這里,我不得不對天下的老師和家長們進一忠告,因為要遵守這第三個條件,必須有你們的理解和配合。你們一定要把日記和作文區別開來,語文老師當然可以布置學生寫若干篇日記然后加以批改,但這樣的日記實際上是作文,只不過其體裁是日記罷了。我現在提倡學生寫的是名副其實的日記,這意味著老師和家長都必須尊重其私密性,如果不是孩子自愿,任何人不得查看。我不止一次聽說這樣的事情:有的孩子自發地寫起私人日記來,家長和老師覺察后,便偷看或突擊檢查,一旦發現自以為不妥當的內容,就橫加指責和羞辱。這是十足的愚蠢和野蠻,是對孩子正在生長的自由心靈和獨立人格的摧殘。我們應該把孩子的私人日記看作屬于他們的一塊不容侵犯的圣地,甚至克制我們的好奇心,鼓勵孩子不給我們看。我們要相信,孩子的心靈隱私越是受到尊重,他們就越容易培養起真誠、自信、獨立思考等品質,他們在精神上就越能夠健康地成長。不必擔心因此會互相隔膜,實際上,惟有在平等和尊重的氛圍中,我們和孩子之間才可能產生實質性的交流。也無須靠檢查日記來了解學生的語文水平,學生寫日記是否認真,有無收獲,必定會在作文中體現出來,而被有慧眼的教師看到。 周國平作品_周國平散文集 周國平:時光村落里的往事 周國平:何必溫馨分頁:123
我的家在11樓,想看到風景不容易,所以侍弄了一些盆栽植物。我也不是沒有耐心的人,但是它們在陽臺上長期各種病怏怏的樣子,常常惹得我勃然大怒,恨不得把吃剩的方便面湯汁澆上去。 我種的是什么呢?一棵紫花地丁,在它開得最好的時候從老家竹園里挖來的——然后,它匆匆把第一朵花謝了,再也不開。一叢清苦的野芹菜,但是長著長著,它們天生屬于山林野地的味道竟淡了。陶然小時候洗澡的木盆里,種了幾根竹子,沒幾年,它們就長成了你能想到的最丑陋的樣子——因為泥土和光線不夠,這些竹子扭曲著,上又不能,下又不能。 我還水培過幾枝薄荷,因為沒在泥土里生根,看著特別羸弱黯淡。小時候家門口的農田里,密密地種著薄荷,它們狂野地生長,把地平線都染綠了。在最熱的夏天,村里的薄荷灶會燃起晝夜不息的大火,村民們一家接著一家煮薄荷,因為薄荷要燒成了薄荷油才好賣。有時候輪到我們家燒已經是半夜,迷迷糊糊地搬著薄荷,看見火苗都是清涼的。翠玉般的薄荷油蒸餾出來的一瞬,是狂喜和奇跡的時刻,這奇跡散發出辛辣刺鼻的氣息,被囚禁在透明的玻璃瓶中。整整一畝地的薄荷,整整一個夏天,都被那個大瓶子小心地摟在懷里,在滾燙中逐漸涼下來。 不要問我這些都到哪里去了,一切為什么會變成現在這樣。穿在薄荷綠衣裳中的我,早就不在原來的地方。我移栽的這些植物,也沒有一株愿意稍稍安慰我的念想。 只有我的媽媽一輩子都住在袁灶村,沒有離開過。但是不知道是否我的錯覺,她過得越來越失魂落魄,心底里長出許多匪夷所思的愿望。比如說,她竟然想吃薄荷糖。 我在淘寶上買了幾包給她。但是她拆開來一看就生氣了,說不是這種。我知道她要吃的是從前的薄荷糖。一分錢一塊,用薄荷油和糖漿熬制出來,黃底白色條紋,一丟進嘴里就想快點把它嚼碎,好讓深處的甜和微辣的涼意冒出來。但是現在沒有了呀! 媽媽每天晚上都要散步,并且走的時間越來越長,因為她總想走到一條沒有路名,也沒有汽車的土路上去,那里晚風會和著蟲鳴,從腳底下吹拂過來,有時候還夾雜著月光和螢火蟲。于是她每天都失望而歸。 她憑空生出的瘋魔念想使我們的母女關系出現了裂痕,在我看來,比起只能盆栽些野花野草的我,她一開窗就能摸到桑樹的枝條,吃的蛋也都是自己認識的雞鴨生的,這日子無可挑剔了。可是我給她帶回大螯上拴著防偽標識的某某湖大閘蟹,她卻說她想吃草繩串著的野螃蟹;我帶回菱角她就叫我給她已經被水葫蘆藤和淤泥毀掉的小河疏浚,她要自己種;家門口只有一塊小小的土地了,她非要貪心地種下那么多香芋、紅薯、土豆、花生、洋蔥和芋艿,栽上青椒、紅番茄、紫茄子、綠冬瓜,又搭起蘆葦棚子給絲瓜、黃瓜、豌豆和扁豆攀爬。然后責怪我總是不回家,讓這些蔬果老在田頭。 我們在兩處生活,都有些怨艾,有時候一棵菜都能成為爭吵的由頭。媽媽執著在村莊早年的樣子里,她知道自己的守護沒有力量,所以常常拿我撒氣。而我更不幸,因為離家太遠,連那個吃不著野螃蟹和薄荷糖的媽媽,也成了我鄉愁的一部分。 >>>更多美文:情感短文
桃園木漿棉嬰兒睡袋推薦 台北夏季透氣布嬰兒包巾推薦 寶寶懶人包巾有哪些顏色和款式可以選擇?高雄絲棉混紡蝶型包巾推薦 桃園冰絲棉超吸水懶人包巾推薦 寶寶懶人包巾的功能是什麼?
留言列表